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续费-《唐朝好地主》
            
            
            
                
    第(1/3)页
    十二月第一更,凌晨送上更新,求保底月票啊!
    关门。
    清场。
    李世民调了一大群少府监和户部的人开始清点这笔钱,还派了不少内侍和官员们监督。李世民甚至都激动的不愿意离开了,直接坐在那里看着那些人点钱。
    金币先一枚枚的点,先点够数量。
    每一百枚再用称称量。
    两万枚金币,八万枚银币,数量倒是不多。
    不过铜币数量最多,两万贯,那是整整两千万枚,根本没法一枚枚点,只能是一串患的去称。好在这些钱都是用绳串好的,先点串数,然后十串一称重。
    六十万贯啊,李世民激动的满面通红。
    真正的六十万贯钱摆在面前啊,不是纸上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钱。
    “这金币铸造的真不错。”少府监的官员称赞道,李家把铸币技术献给朝廷后,朝廷也已经在铸造铜币,其中也铸造金银币。但现在看来,这批金银币比朝廷铸造的都还要精美一些。
    “金币成色如何?”
    “九成金。”一名少府监的老工匠答道。
    黄金难有足金,而铸金币的时候,如果是纯金则会很软,不易流通使用。因此黄金铸币本色就要掺些更坚硬的铜,以使金币更坚硬。同时,掺铜铸金币,然后以足金标面额,这会让铸币有很大的利润。
    成色九成,这意味着有近一成的铸币利。就算抛去铸造的成本,这里面的利润依然很高。
    两万枚金币价值十六万贯铜钱,一枚起码是半成的利,这意味着仅仅是这两万枚金币,李记钱庄铸币然后流通出去,他们就赚了八千贯。
    少府监也铸金币,李世民当然清楚这里面的利润。
    他不由的吸气,八千贯啊,轻轻松松就赚了八千贯。
    不过银币赚的更多,银币和金币一样的掺铜,银九铜一。因此基本上铸银币和铸金币一样有半成左右的利润。
    铸一枚金币,能赚四百文。而铸一枚银币,能赚二百五十钱。
    不过这批银元数量更多,足有八万枚,李记铸这批银币就赚了两万贯。
    想到李记钱庄铸的这八万银元两万金币,光铸个币就赚了两万八千贯,李世民有些心疼啊。当初不应当这么大方的直接把铸金银币的权力,留给李家的。
    还好,钱库里的那两万贯铜钱,基本上都是开元通宝,并没有什么私铸钱,更没有新铸币法铸造的钱。
    这还算好,李家没去铸铜钱。
    要不然,就不得了了。
    毕竟金银较少,铸币也是有限。铜钱却不一样了,李家若是把市面上的旧钱回收,然后铸成新币,那可就源源不断,这等于一直在偷他的钱啊。
    金币数量没错,重量也没错。
    银币也对。
    最后绢和铜都对。
    六十万贯,果然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钱点清了,签字盖章办完交接手续。
    李世民准备带着钱走人,结果老掌柜拦到了前面。
    “诸位上官,还有一项手续未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