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白鹭书院-《晴儿的田园生活》


    第(2/3)页

    “考啊,算学当然很重要,每个学子都要懂一些的,你忘了你小的时候我还教过你呢。如果不懂算学,今后中举做官,连基本的农业、工商业的各项收入都看不明白,怎么管理?”子福说道。

    子晴一听这个来兴趣了。说道:“那我辅导你们算学吧,我从西洋钟上学会了西洋的数字,那个加减起来很方便的。”

    家里的几双眼睛狐疑地盯着子晴。子福笑道:“才刚说你的算学还是我教的,这会你又教起先生来了?”

    子晴摸了摸头。低头想了一会,从旁边的博古架上把西洋钟拿下来,给大家指着一一辨认,“这个是那个卖钟的告诉我的,午时三刻是12点,子时三刻也是十二点,从一到十二依次类推,不是都学会了吗?”子晴从一到九十九的加减法用等式列出来,让他们自己慢慢练习,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比汉字直白多了,子福又习惯性地要揉子晴的头发,被子晴躲过去了。

    “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曾瑞祥问道。

    “一部分是,最开始的时候是那个卖玉石的教的,他从西洋人那学了一点点,我学会了,就把后面的补充全了。不过,你们可别到外头去吹嘘,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自己知道了就行。要不是因为大哥要考试,我没打算说出来。”子晴想了想,还是叮嘱几句。曾瑞祥也知道这事可大可小,也跟着吩咐了几句。

    送走子禄后,子福忙着备考,几天的时间都扎在书房里,子晴也不敢轻易去打扰。二十日那日一早,曾瑞祥说要送他去白鹭书院,子福婉拒了,笑着说:“人总是要长大的,就当我去县学了,不用担心。”

    白鹭书院位于安州的城东,就在东门外的一个小岛上,子福到的时候,正看见三三两两的人群结伴进去,里面古木盎然,绿草如茵,鲜花怒放,青砖青瓦的校舍爬满了藤蔓,幽静中带着勃勃的生机,子福看着向往已久的“白鹭书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凝望了许久,才走向门房登记。

    沈氏则一早带着子雨去娘家送信,子晴独自一人在家,坐在书房的地板上,来了四年多了,觉得前世的很多东西都渐渐远去了,模糊了,甚至有时候还以为是自己的幻觉。这种念头一闪,子晴害怕了,害怕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再也想不起前世父母的容颜,想不起曾经的欢笑与眼泪,子晴拼命地回忆,在回忆中潸然泪下,很是痛哭了一回。

    哭过之后,子晴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跑到后山从大白鹅的身上拔了几根鹅毛,回来蘸着墨汁,用简笔汉字记录些东西。她想着等将来有机会还是开个玻璃厂,反正自己也不是第一个,不会掀起太大的风浪。

    几个小时过去了,子晴的心情也沉淀得差不多了,刚把东西收拾藏好,曾瑞祥带着孩子们回家了。饭后送走他们,子晴闲来无事,便画起了自己将来想要盖的房子,子晴是很喜欢现代的那种欧式别墅,不过北京的四合院也还不错,要是有银子就都盖上,想到银子,子晴觉得自己需要想法挣点私房钱,好将来做点什么,比如再有机会淘换些翡翠或西洋物件,省的每次问沈氏要银子都要劳心费力的解释。绣帕子和荷包好几年子晴才攒了三四两银子,太慢了。

    话说子晴在家冥思苦想,子福在白鹭书院的考试到了最艰难的琴棋,都是他的弱项,贫民子弟哪里有闲工夫和闲钱学这个。琴是只能放弃了,前面的书画都过得很轻松,都是优。好在最后还有一门算学,子晴这几日给他恶补了,估计拿优没什么问题。白鹭书院当场判决,两门不合格就拒收,所以当先生宣布子福险险过关时,子福的后背都湿透了,也长松了一口气。

    因着子福要离家好几个月,曾瑞祥还是在子福临走前把老爷子和田氏请来吃一顿饭,同请的还有里正和三婆婆、四婆婆,夏玉和秋玉自然也跟来了,老爷子知道子福考进了白鹭书院,连说了几个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