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茭白-《晴儿的田园生活》


    第(2/3)页

    子晴一想到老爷子的眼神,想到老爷子的话,还是有几分蹊跷的,什么叫一步错步步错?什么叫对不起太多的人?子晴想到这次事件是自己先起的风浪,便说道:“爹,娘,一时也找不到可心的,不如,先让小紫过去帮几天,只不过是中午做顿饭,洗洗衣服,别的也没什么,晚饭我阿婆自己热一下就行了,两人的饭菜还是简单,小紫用不了一个时辰就能把事情做完,婆子呢,咱们也慢慢寻着。(叶子·~..)”

    “如此再好不过了。”曾瑞祥说道。

    此时,林康平也回来了,两人稍坐了会,便回了晴园。子晴辗转不能成眠,林康平抱着子晴,说道:“你大爹的事情已经这样了,你不要有什么负担,这事如果你不说,我早晚也会出手的,你大爹大娘这些年做的事情委实太过分了些,总要替你和咱爹娘讨一个公道?不然,以后还有麻烦的,你想想,子萍也三天两头上门,子全也大了,也是个不懂事的,早些了断爹娘那还能早清静几年。至于阿公阿婆那,看在你阿公还有几分悔意的份上,咱以后善待他老人家一些也就罢了,你阿婆这辈子就这样,咱以后可以不用管她了。”

    林康平想了想,还是没把子福供出来,就让子福在子晴心里留有一个干净的好形象。

    曾瑞庆的事情过去没两天,听说周氏在外边到处宣扬,是老爷子和田氏要搬到学堂去住的,嫌他家吃的不好,两家只好商定了一年给老爷子多少银两米粮,还特意当着众人的面,给老爷子和田氏送了两石大米和两吊钱。

    沈氏和曾瑞祥也不辩解,小紫每日午时拎点菜蔬过去,忙着做完饭,把衣裳洗洗就回晴园,沈氏忙着寿苑的事情,倒是很少过去,曾瑞祥每日回家前过去转一圈,和老爷子的感情有所缓和,老爷子的心情一好,气色也好了很多,田氏还是老样子,有时留子全在家吃顿饭,可惜,子晴交代了小紫,每天的菜蔬都是两人份的,中午她要留了子全,晚上只能自己出去买菜买肉,毕竟十岁的男孩正是能吃的时候,一两次以后,田氏也就不再动什么心思了。

    寿苑刚做完框架,梅雨季节就到了,只得停了,村民也要回去育种准备春耕。林康平说,康庄那也正在培育秧苗,八十多亩水田中间,也弄了个大池塘蓄水,水塘是去年收拾芦苇早就挖好的,沿岸边浅水的地方种上了禾笋,也就是茭白,听说是厨娘黄婆子爱吃,碰巧老周会种,老周正好管理水田,闲着也是闲着,种些禾笋来吃,养些鸭子鹅,也是一个进项,便跟林安提议,林康平自然没有意见。

    子晴这才知道这个时空已经有禾笋种植技术,一般都是在芦苇淀的洼地,不多,卖的还比较贵,要六七文一斤,毕竟一般人家不舍得拿水田来种菜,怕卖不出去没饭吃。

    子晴听了找老周一打听,他也不知道一亩水田能出多少禾笋,谁家也没拿正经水田种过,都不过是拿一些洼地,水坑或水塘旁的岸埂,属于有就收没有也不影响大局。

    子晴听了倒是有点兴致,想试试,便对老周说,丈量好八十亩水田种早稻,剩下大概还有三四亩地也丈量好,准备种禾笋,子晴想要看看,哪个的收益比较高。

    在现代社会,一般是种经济作物的强过种粮食的,可粮食是根本,在古代,又没有现代发达的农业条件和商品流通,所以,粮食是不能放弃的。

    老周听了喜的嘴都合不拢,没想到为了讨好老婆子的贪吃,他种上了禾笋,主子不但没怪罪,还要重用他,并且允诺,如果种植成功,还要奖励他半吊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