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献俘大典(3)之大阅兵-《大唐南皇》
第(2/3)页
而所谓的武的方法自然就是通过武力来宣示自己的威严了比如说在先秦时期,有一种宣示武力的方法叫做筑京观。
京观是什么呢?
就是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也就是在打了胜仗之后,用敌人的尸骨将高高堆砌成坟冢的模样,泳衣煊赫自己的战功。
《旧唐书》卷一九九上,列传第一四九上,《东夷列传》上有记载:“贞观二年,破突厥颉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五年,帝诏广州司马长孙师临瘗隋士战胔,毁高丽所立京观。”
很可惜,这里的京观并不是大唐自己修筑的,而是高句丽用前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战死的战士的尸骨修筑的,只是到了李世民时期,被他下令毁掉了而已。
实际上在先秦之后,华夏已经很少修筑京观了,因为在儒家的观念里,筑京观是一种残暴的行为,与他们所奉行的仁道不合。无论修筑京观的人是谁,都会面临史家的狂喷,分分钟将你写成民族罪人你信不信?
用武的方法宣扬大唐的威严,李贞是不介意的,对于儒家和史家的抹黑,他向来是不在意的,他要是在乎这么一点名声,他又何必将南洋百万生民贬做奴隶?
只是现在哪有什么尸首给他垒京观啊?何况李贞不要脸面,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名声可是看重的很呐,他未必就会答应。
所以到了后来,宣扬国力的方法就只剩下了一个经济手段,就连这一次各国来使,李世民也都是使用温和手段来展示大唐的繁华的。
只是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李贞实在是看不惯,又没有尸首筑京观,便主动将大阅兵仪式提了出来。
果然,李世民自己也对让异族占便宜没有什么兴趣,只是没有更好的方法,只能使用前隋的方式,虽然在前隋的基础上有所削弱,但他还是郁闷的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