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血染(二)-《殿下无德,圣僧止步》


    第(2/3)页

    他说的是她十一岁那年秋天,在蠡湖旁玩,远见当时还是皇子的李景一身紫袍,手执折扇,长衣独立于船头。只一眼,便再也忘不掉。此后手段用尽生生夺了姐姐的入宫机会,又在这明谋暗斗的宫廷之中步步为营,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够站在这少年身边,唤他一句夫君。

    如今一晃许多年过去,心态身份皆不复从前。身为大雍一国之君,她知道了这个国家一直以来单传帝王的秘密:圩山行者,以五行阵隐于世间,其族人一念知天下兴衰、一念断人前尘后事。

    她天性执拗,不复所谓的命运,对于这个秘密,从来也是不置可否的态度。然而今日,这个少年的出现,却让她不得不信。

    她仔细打量了许久坐下少年,然后悠悠的叹了口气。

    “造物者实在偏心。”

    风眠笑着摇头。

    “一点都不偏心,得到什么便会失去什么,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世间事常如手中沙,我们以为握住了,其实都流逝了。”

    他口中所言,实打实乃心中所思,所谓圩山行者知天下事知人心诡辩,此一番言论,出自肺腑。

    不染心有所感,偏头看了一眼风眠。少年神色未变,依然是浅笑的模样,口中说出的话,却似积了千百年般的沉重,不知为何,他似乎能够感受到少年眼中蒙着的无明纱。

    他双手合十,闭目默念一句佛经,忍不住出声安慰道:

    “斯事已逝,生者且安。”

    高堂之上,突然笑起。

    “朕这个女儿,本事没有,运气却挺好,左者是圩山行者,右者遗寺传人,皆是蒙受天恩大智大慧之人,实在令人羡慕。”

    星辰原本被风眠和女皇之间的互动惊到,还在想着这个圩山行者和遗寺传人到底是个什么,能让她母皇如此重视,没想出来,却后知后觉的发现,这话题竟又聚在她身上。

    她抬目,看了一眼女皇。

    有些无力道:“母皇谬赞了,什么行者什么传人,我都不熟。只求母皇应允我之前求您的事。”说完,附身叩拜。

    女皇点头。

    “朕说过的话,不会食言,今日过了,你便走吧。”

    星辰本该喜悦的,这只是此时,心被紫宸殿内外鲜血人命死死压着,实在无法雀跃,只得附身,叩谢恩德。然后瞥了一眼身边的不染,艰难开口:“那这僧人……”

    不染抢她一步开口。

    “我愿留下,遗寺之恩,我无一日忘怀,佛入中土不该如此被妄人滥用。”

    他的声音,一如从前一般温暖好听,只是此时的星辰只觉得浑身的冰冷无力,她看了一眼不染,扯了扯嘴,却发现怎么也扯不出一个笑容,只得放弃,硬生生开口问他:“那你之前说带我走,是骗我的么?”

    不染不忍看她,皱眉闭目。

    许久,方才开口,一字一顿道:“此生负卿,只求来世。”

    “此生负我,来世……我不要来世!”

    星辰定定的看着不染,强忍下身子的不适,将指甲捏进肉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