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重规矩和仪态。 在魏昭初初启蒙时,便待在屋里,等着小厮把他抱过来请安。 她也只会问。 ——今日在学堂表现如何?夫子教的可有记下,回头娘要查的。 那时的魏昭小小一团,走路都不太稳,却能拱手向她请安。 然后……到底小孩子心性。 贴近她。 软软的喊一句。 “阿娘。” 他很小声很小声道。 “萧怀言今日刚去就哭闹着要回家。他爹娘就把他带回去了,还告了十日的假。” “我……” 他小心翼翼看母亲脸色。 “我也不想去。” 顺国公夫人只说了两个字:“不可。” 得到了答案,小魏昭眼里闪过黯然,眼里闪着泪花,吸了吸鼻子。 “归之知道了。” 再后来,魏昭八岁那年从学堂改去了国子监。 顺国公夫人偶得风寒,魏昭立在榻前伺候。 “不去国子监了?” 魏昭:“我想陪着阿娘。” 顺国公夫人说话嗓音都格外哑。 “别犯懒症,我这里有婆子有下人,何须你守着?” 顺国公刚从外头端着药进来,一听这话,便开始头疼。 “孩子是孝顺心疼你,这是做甚?” “学业固然重要,可也不差这一日两日。别说一日不去,便是这个月不去,他照样月考拿魁首。” “我都允了,夫子那边已让人去回了话。” 顺国公夫人却看着魏昭。 “归之,你这个年纪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无需娘说。” 然后呢? 然后这个儿子和她渐行渐远。 他处处出色,处处让人挑不出来。 有一回顺国公夫人从酒楼出来撞见国子监的一行学子。 几人穿着学子服,说说笑笑。 顺国公夫人一眼就看见了人群里头的魏昭。 她不由感慨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他已同丈夫一般高了。 魏昭神色寡淡,眉目之间散发着矜贵和从容不迫。 当时,顺国公夫人身侧的就是萧怀言的母亲忠勇侯夫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