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沅陆县的割禾的浪潮如火如荼地进行,孙伯民,孙三叔,德哥儿天天往外面跑。 苏氏和云姐儿则在衙门后院看小孩。 孙山正打算领着虎鸣到鸟粪作坊。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读书,不能死读书。得要带着虎鸣去见识见识,毕竟见识是从小积累。 虎鸣双眼一闪一闪地道:“义父,孩儿真的能去?” 孙山确定地点头。 虎鸣兴奋地跳了几下,脸蛋红红,高兴地说:“太好了。义父,我一早就想去看看鸟粪肥料作坊了。” 在学堂,邓教谕给学生聊过鸟粪肥料作坊,同窗都想去看看,虎鸣也不例外。 德哥儿跳了出来道:“山子,我也去,我也想见一见鸟粪作坊。” 有热闹不看就不是孙三叔,也跳了出来说:“山子,三叔也要去。” 就连孙伯民也说道:“山子,阿爹能不能去看一看?” 顿了顿,补充道:“如果妨碍你干活,阿爹就不去。” 实在好奇到底是怎样的鸟粪,经过加工后,竟然能如此滋润水稻,使得水稻产量翻倍。 孙伯民种地种了一辈子,非常想知道这种神奇的肥料。 不要说孙伯民,连苏氏也想去看一看,摸了摸腰骨头,可惜还疼。 只好无奈地说:“山子,阿娘就不去了,在家帮你带笑笑。” 孙山:..... 最后的最后,除了女眷,孙家人都跟着孙山去作坊。 孙山再三提醒到:“山叔,德哥儿,路挺远的,还挺累的,不能走着走着喊回家。” 孙三叔白了一眼孙山说道:“山子,你以为我们是你媳妇啊,细皮肉嫩啊,城里人啊,咱们农村人,什么苦没吃过呢。” 德哥儿也在一边补充道:“就是,粤湘古道这么难走的路我们都能走过来,区区小山路,怎么会难倒我们。” 桂哥儿不认同地说:“三叔,德哥,你们来沅陆县那么久了,天天过上地主老爷,地主少爷的生活。如今要受苦受累,说不定受不了。” 话一落,孙三叔鼓睛暴眼,桂哥儿吓得赶紧躲到孙山的后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