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首先,你得有门道,从谁手里买,付了银子如何保证能拿到朝廷颁布的任命文书,拿到文书之后,能不能及时上任,这其中,可是有数不胜数的门道。” “最最重要的是,不知道苟日的李二发了什么神经,竟大肆打压朝堂里卖官鬻爵的风头,短短旬月时间,官帽子越发紧俏,价格水涨船高不说,还有价无市。” 说到这里,常昊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常昊并不知道,他这边刚说完,远在皇宫两仪殿的李世民却重重打了个喷嚏。 见状,侍奉两侧的宫人立即神色紧张上前。 正在议事的几人也纷纷停下,目光转到李世民身上。 “陛下可还安好?” “陛下莫不是受了风寒?” “宣御医,快去宣御医!” 天子龙体抱恙,在场的朝臣无不面色骤变,侍奉的宫人也面露关心,低声询问是否中止议事,让御医诊看一二。 李世民不以为然的摆摆手,而后道:“无妨,只管继续即可。” 闻言,朝臣们纷纷应声,这些朝臣中,又以兵部尚书杜如晦,礼部尚书唐俭为首,其中魏征与重新走马上任的侍中欧阳询为辅。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年愈七十的欧阳老大人,老而弥坚,如今被陛下加封给事中,银青光禄大夫,隐约间竟有大唐第一朝臣的势头。 除了这几人,群臣中还有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神色怡然,明明一副武将做派,但眸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目光,却透着丝丝机敏。 此人正是长孙无忌。 李世民即位的第一大功臣。 方才李世民打喷嚏的时候,反倒是他从头到尾没有开口。 直到李世民示意议事继续,长孙无忌才淡然道:“陛下戎马半生,气血厚重,体格健壮,又怎么会受风寒?” 不顾众人神色怪异,长孙无忌又淡然补上一句:“小题大做!” 听到这话,众人无不面色怪异。 李世民则爽朗大笑:“哈哈,还是辅机懂我!” 言毕,李世民收敛笑意,转移话题道:“今日唤诸爱卿前来,主要还是为了北征突厥一事,克明?” 随着李世民开口,杜如晦随之躬身,而后开口道:“诸位皆知,历年年末年初之时,突厥贼寇定会犯我国境,扰我国民。” “因此臣建议,与其被动迎击,倒不如主动出手,直接大军压上,给那些贼子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早在旬月之前,杜如晦就已经讲这件事情告诉了李世民。 只不过当时他们是在御书房说的这件事情,且没有定论,如今在两仪殿再度提及此事,就是为了和朝中大臣们商议出一个对策。 面对杜如晦的说法,唐俭下意识就要拒绝。 如今国库中满打满算不过五十余万两白银,按照杜如晦的说法,这场仗打完,必定会导致国库空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