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然而,在下令的前一刻,赵明哲不知怎的,突然想到今天早些时候在镇上传开的一条小道消息。 汤峪镇上来了一位长安城的大人物,据说是六部之一,户部中的某位大人物。 对方的来意似乎是为了给军队采办粮草,便于出征北方。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伍出征,的确需要先行准备充足的粮草,而早些时候他在城中与朋友喝酒时,也的确听到了些许小道消息。 某次两仪殿议事时,当今陛下认可了北征突厥的建议。 陛下要北征,户部大人物来汤峪镇购买粮草,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 事情脉络十分清晰,并不像是假消息。 而这会儿赵明哲停手的原因则是,面前这个人,是长安城出身。 见赵明哲沉默,常昊心中大定,知道是杜祁散布出去的消息起了效果。 中午的时候,他让杜祁做的事情就是在汤峪镇散布消息。 消息的大致内容是,汤峪镇上有长安城来客,身份尊贵,是朝中六部的大人物。 消息很含糊,既没有提及来汤峪镇上的人是谁,也没有说对方来汤峪镇的目的是什么。 而消息越含糊,一旦传播开来,能够脑补的地方就越多。 汤峪镇是距离长安城最近的产粮大镇,整个蓝田县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粮食,而六部来汤峪镇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掌管国库钱财的户部,户部的人来汤峪镇能干什么? 自然是采办粮食。 如今正值年关,朝堂上所需粮食早在刚进腊月的时候就准备妥当,大内消耗的粮食和朝臣们的年俸也已经发放完毕,这会儿采办粮食还能干什么用? 突厥犯境,当今陛下又是文治武功的马上皇帝,采办粮食自然出征。 常昊特地告诉杜祁,不需要散布详细的消息,只需要含糊其辞,剩下的交给旁人自行讨论。 在常昊的设想中,户部这个时间点买粮食,很容易给人带来遐想,到时候他会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长安城中还算有些人脉关系的赵明哲刚巧知道北征的内幕,所以这样的假消息,到了他这边,反而比真的还要真。 常昊主动上前半步,语气咄咄逼人:“现在,本大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拿钱买命。” “否则……过期不候!” 闻言,赵明哲的脸瞬间黑了下来。 第(3/3)页